99折扣手游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手游资讯 > 明朝的开国将军很少有善终,徐达是如何善终的?(明朝徐达最后的结局)

明朝的开国将军很少有善终,徐达是如何善终的?(明朝徐达最后的结局)

游九
一,明朝的开国将军很少有善终,徐达是如何善终的?朱元璋设计害死徐达,徐达却在临终前留下一句话,保全了其家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的例子,比如,刘邦做了皇帝之后,他的老父亲,也就成了中国....

明朝的开国将军很少有善终,徐达是如何善终的?

一,明朝的开国将军很少有善终,徐达是如何善终的?

朱元璋设计害死徐达,徐达却在临终前留下一句话,保全了其家人

中国历史上有很多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的例子,比如,刘邦做了皇帝之后,他的老父亲,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。在刘邦成为皇帝之前,他父亲也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而已,突然就成了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的人物。不管是古代社会,还是现代社会,一个人的崛起,是能带动一个家庭,甚至是整个家族,一个村庄或地区的。然而,历史上,更多的是“两个人打江山,一个人享江山”。比如,草莽出身的朱元璋,有人称他为史上第一暴君,就是因为他在当上皇帝之后,将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,全都给“陷害”了。

明朝的开国将军中,大部分都被朱元璋设计害死。徐达本人也是被朱元璋设计害死的,不过,他却在临终前留下一句话,保全了其家人。一直到明朝灭亡,徐达的后人仍然继承着王位,这是很难得的。常遇春的后代,也是如此。徐达和常遇春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一批人,所以,朱元璋对他们的感情也是最深的吧。明史记载,徐达和朱元璋是濠州老乡。

徐达在跟随朱元璋之前,是个地道的农民,每天到田间地头务农。朱元璋在见到徐达的时候,觉得他非池中之物,于是,便拉他入伙,成为了“反元起义军”的一员。徐达虽然是农民出身,对《孙子兵法》也是一无所知,更别说进行军事训练了。但他却在军事上,展现了惊人的天赋。在帮助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过程中,徐达竟然很少有败绩。

在攻打北元的时候,朱元璋认为北元由扩廓帖木儿的蒙古铁骑镇守,很难在短时间内占领。扩廓帖木儿是《倚天屠龙记》中,赵敏的亲哥哥。他的中文名字,叫王保保。面对朱元璋的定论,徐达并没有在意,反而在很短的时间内,就将王保保打得落花流水。这一仗,也让朱元璋对徐达刮目相看了。其实,那个时候的元军已经是不成气候了。

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,面对以前帮助自己的好兄弟,他心里也是十分别扭的,“我希望你们过得好,但也不希望你们过得比我好啊”。于是,朱元璋就开始了“大开杀戒”,而非宋太祖赵匡胤的“杯酒释兵权”。那朱元璋是怎么设计害死徐达的呢?原来,朱元璋杀徐达,是因为徐达的老婆老是口无遮拦,四处乱说。一次,竟然在人前说,明朝的江山都是徐达打下的。这还得了,得知消息的朱元璋立刻坐不住了,马上就杀了徐达的老婆。

得知老婆死后,徐达一病不起。朱元璋见此还不放心,他觉得徐达是一个有野心的人。所以,就问太医,徐达生病之后,有什么禁忌?太医回答,不能吃蒸鹅。于是,朱元璋派人送徐达两份大礼,一只烧鹅和一封信。徐达知道自己现在忌讳烧鹅,但朱元璋的信上却是,“绝世神鹅,灵丹妙药。当面使用,过期无效。”朱元璋的意思很明显。徐达也只得交代后事了。

不过,徐达却在临终前留下一句话,保全了其家人。这句话就是,“一半拥护朱棣,一半拥立太子”。徐达认为,朱元璋一定会立朱标为太子,然而朱棣一定不会善罢甘休。所以,徐达就来了个两边讨好的计策。徐达有四个儿子,三个女儿。于是,在徐达的安排下,长子徐辉祖辅佐太子朱标,四子徐增寿暗中辅佐朱棣,长女嫁给朱棣,另外两个女儿嫁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。(徐达在出事之前,就已经这样安排了。)

如此了一来,不管是太子掌权,还是朱棣当权,对徐家的影响都是不大的。事实也证明,徐达的这一做法是很聪明的。在明朝所有的开国大将中,徐达的后代算是待遇最好的。自古,伴君如伴虎,徐达的死,也验证了那句话,“无情最是帝王家”。

二,明朝名将徐达

徐达这个人很厉害,说是常胜将军也不为过。

徐达很早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了,明史记载徐达22岁随太祖征战,深得朱元璋的信任。朱元璋一开始随着郭子兴在濠州起义,但是后来朱元璋觉得濠州没什么发展,就决定出去单干。朱元璋就带了24名将领出发定远,其中就有徐达,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太祖南略定远。朱元璋攻下集庆,改为应天府。朱元璋这个人喜欢亲自带兵出征,那么老窝应天谁留守呢?徐达。这个位置可是绝对信任的心腹才能做的。这一点就体现了徐达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。

那么徐达的军事才能怎么样呢?徐达攻下镇江之后,占据常州的张士诚不满意了。于是张士诚带着军队来打镇江,不过被徐达战败于龙潭。后来朱元璋亲自攻打婺州,徐达留守应天。朱元璋制定的战略是先打陈友谅。徐达与常遇春设伏,在九华山大败陈友谅,斩首万人,俘虏三千人,这是一场大胜。这就不得不提朱与陈的鄱阳湖大战。大战初期徐达就先败陈友谅前锋,杀敌一千五百人并且俘获了一艘巨舟。因为陈友谅军队实力强大,朱元璋不得不全军出动。随着战争发展,朱元璋认为陈友谅已经不足畏惧,便自己指挥战斗,徐达返回应天,放着张士诚偷袭。

因为朱元璋和张士诚所占领的地盘都是古时的吴地,所以他俩都是自称吴王(张士诚先称吴王,朱元璋消灭张之后才称的吴王,不是同时称王的)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之后,就决定灭掉另一个吴王。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,常遇春为副将军,率领舟师二十余万人攻打张士诚。最后徐达生擒张士诚押送回应天,徐达以此功绩受封信国公。最后就剩下个北元朝廷,朱元璋拜徐达为征虏大将军,帅步骑二十万人北伐中原。这期间,朱元璋称帝,任徐达为右丞相,并且兼容太子少傅,这朱元璋的意思就是不仅我信任你,我还要把我儿子交给你照顾教导。

建立明国后,攻占元都,山西以及兰州等地都是徐达率军平定的。朱元璋论功行赏,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,特进光禄大夫、左柱国、太傅、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,改封魏国公,岁禄五千石,予世券。这是明朝臣子顶天的待遇了。封赏这么高之后朱元璋没有让徐达歇着,更是让他去北平操练军马,这是不信任的表现?后来远征塞外,照样任徐达为征虏大将军,率军出征。这是不信任的表现?后来徐达病死,这已经是洪武十七年了,我不信任你还留着你这么久,这是不信任的表现?徐达死后,追封中山王,谥武宁,赐葬钟山之阴,配享太庙,肖像功臣庙,位皆第一。

徐达功绩高,会做人,深得朱元璋信任。朱元璋杀功臣根本就是野史。李文忠曹国公,洪武十七年病逝,邓愈卫国公洪武十年病逝,汤和洪武二十八年病逝(活了近70岁),沐英云南王,洪武二十五年去世(太子朱标也是这一年死的)。这些国公都是跟着朱元璋打仗起家,只是因为病逝就被后人披上阴谋论,殊不知古人寿命短,尤其是老将能老死的就更少了。那究竟是否有阴谋,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。


总结:以上内容就是99折扣手游提供的明朝的开国将军很少有善终,徐达是如何善终的?(明朝徐达最后的结局)详细介绍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。